文物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每一件文物都经历了风霜雨雪而倍显珍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一件文物承载的就是一段厚重历史,一处文化遗产就包含着中华文化传承的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如何让文物真正的“活起来”?4月19日,数智文创“让文物活起来”文博创新高峰论坛在浙江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专家、技术大拿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升级让文物真正在现代焕发新生。
本次论坛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元宇宙搭建者”相芯科技作为创新技术代表,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发表重要观点。
在相芯科技执行总裁秦昊看来,科学技术的升级及科学仪器的发展,正在帮助文物步入数字时代,并在现代演绎出了全新风采。
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一度成为国潮代表,但从实践来看,高精度数字模型的建立仍是制约文物“活起来”的关键。
当前文物考古研究迫切需要借助科学仪器为文物构建高精度的数字化模型,来解决传统实物考古安全性低、无法随时随地开展研究、以及测量分析手段受限等局限性,实现从实物考古到安全化、网络化、智能化数字考古的跨越。
由于大部分文物具有珍贵、精致的特点,在文物三维数字化过程中,对其纹理信息采集记录、数据分析应用尤为重要。在精细、繁多的数据面前,传统的数据记载方式在效率和精度上都很难满足文物对数据的需求,而三维扫描技术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更加快速、有效,自动获取得到的数据误差值更低,且非接触式的数据获取方式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文物的二次损坏。
为破解该难题,相芯科技已和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度合作,研制了目前综合性能领先的纹理采集处理方案--文物高保真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安全可靠的高精度文物表观采集建模仪器--光立方。
文物高保真数字化解决方案
该方案基于自研超写实三维数字物技术,可为文博领域客户提供数据采集、三维重建、效果呈现、数据管理的全栈数字物应用支持,从资产搭建和价值延伸等维度推动文物数字资产体系建设,为文物保护添加“数字屏障”。
具体而言,相芯科技采用高性能三维扫描仪输出精准3D文物模型,扫描过程中不直接接触文物即可快速生成微米级高精度模型,扫描精度高0.007mm,最小点间距可达到0.029mm,更容易捕捉文物细小纹理,具有精度高、效果佳、速度快、安全性强等优势。
同时,基于自研的智能算法,相芯科技还可以针对模型上每一寸具体位置,根据视角和清晰度,自动选择最优照片,并针对融合后的纹理进行整体自动调优。可以完全避免现有手工流程可能会带来的拉伸、错位,过度依赖人工,以及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
此外,相芯科技还自主研发了全流程文物数据处理技术,能自动将数据处理为全精度的研究级数据,以及方便展示应用的展示级数据,并可以通过云渲染和终端渲染技术,随时随地支持文物展示需求,为文物数据的传播助力。
基于专用文物重建系统,相芯科技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包含高精度视觉重建、智能化模型匹准、自动纹理映射、完成质量评价等在内的全链路流程。相较于传统人工操作,凭借软件重建可实现全程高效率贴图,是手工贴图方案的10倍;且智能化重建软件还可实现文物三维重建全自动质量评价流程,效率是人工检查完成质量用时的100倍,仅需10秒即可完成。
全球首创“原真三维物体扫描仪”——光立方
文物表观是文物数字化模型的核心要素,刻画了文物表面的光学属性,可以分解为随空间变化的纹理,以及随光照/视角变化的材质,是分析文物质地、加工痕迹、纹饰等特征的重要客观依据,支撑了工艺分析、文物修复、用途推断、真伪鉴别等文物考古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三维扫描仪,相芯科技的光立方可以实现物体几何和表观材质的高分辨率联合扫描,通过角度域上高密度LED采样以及深度学习联合优化,将金属、铜锈、丝绸等材质的特有光泽进行精确的记录,分毫毕现地还原文物表面的流光溢彩。
首创利用神经网络做采集信号压缩,相芯科技将扫描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了几分钟,在文物数字化保护、电子商务展示、电影视觉特效和视频游戏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该产品已获批2022年度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
“我们目前已经帮中国国家博物馆完成了数百件高等级文物的数字化工作。”秦昊说,“未来,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升级和创新,为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让文物真正的活起来、火起来!”